<b id="pfr3z"><progress id="pfr3z"><pre id="pfr3z"></pre></progress></b>

    <dl id="pfr3z"><font id="pfr3z"><noframes id="pfr3z">

    <ol id="pfr3z"></ol>

    <del id="pfr3z"><listing id="pfr3z"></listing></del>
        <output id="pfr3z"><listing id="pfr3z"></listing></output>
        <del id="pfr3z"><sub id="pfr3z"></sub></del>

          <b id="pfr3z"></b>

        <dl id="pfr3z"></dl>
          您的位置:首頁 > 弘揚蔣新松精神,賡續科研創新之魂 > 追憶悼念
        蔣新松的理想與信仰
        發布時間:2018-05-30 【字號:  

          紀慎之 劉洋

          “科學事業是一種永恒探索的事業,它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成功的快樂,永遠是一剎那;無窮的探索,無窮的苦惱,正是它本身的魅力所在?!边@是一位偉大而平凡的戰略科學家——蔣新松,對自己執著追求的科學事業深刻詮釋。蔣新松以其在為祖國科學事業騰飛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和在機器人技術、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等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光輝業績書寫了光輝而絢麗的生命華章。他留給我們的,為了科學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無比豪邁的開拓精神,指引后來者繼續追隨他的足跡,發揚傳承他的精神。

          國家至上——根深蒂固的愛國者

          著名軍旅作家李鳴生的報告文學,取名為《國家大事——戰略科學家蔣新松生死警示錄》。他在書中寫到:“蔣新松一生最喜歡談的,就是國家的事情;最喜歡想的做的,也是國家的事情”。

          許多人都知道:蔣新松是個最愛談論國家大事的人,也是個最憂國憂民的人。他講的最多的也是國家、國家的需要、國家的利益。他選擇項目的主攻方向主要體現國家戰略需求,這類項目往往經費結余有限,但能解決國家急需的關鍵或核心技術,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局限于一個單位單打獨斗、大包大攬,而是著眼于全國的大協作,實行優勢互補。他主持制定的規劃、計劃,不是空談、遐想,最終都要給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

          我國機器人、工業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表明,蔣新松不僅對國家的事情說的最多、想的最多,為國家下的力氣最大,做出的貢獻也最多。而這些源于蔣新松兒時經歷的亡國之痛。母親的教誨,學生時代黨的教育,使他懂得:只有國家強大了,個人才有自由、幸福、尊嚴可言;國家一旦遭難,必是山河破碎,禍及百姓。所以,在蔣新松的心中,國家利益至高無上,他始終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連在一起。

          逐夢科技——勇于獻身的科學家

          蔣新松從小立志要做科學家,做像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那樣的大科學家和發明家。他說,“科學事業是一種永恒探索的事業,它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成功的歡樂,永遠是一剎那。但無窮的探索,無窮的苦惱,正是科學本身的魅力所在?!彼终f,“科學事業是豪邁的事業,需要我們用畢生的精力去探索、追求和攀登?!?/p>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奮斗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敝灰跣囊恢?,無論政治家、科學家乃至企業家、藝術家,他們的價值觀、幸福觀都是相融一致的。國家夢想和科學理想,就是蔣新松畢生的追求和依戀。

          初心永在——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

          蔣新松于1980年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全然是自覺自愿的,并沒有經組織或個人引導、勸說。他認為,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最優秀的人才幾乎全部集中在了共產黨內,共產黨也應該吸納更多的優秀知識分子,這對國家的建設、改革、發展,以及最終實現她的目標起著重大作用;另一方面,知識分子也應主動加入到黨的隊伍,自覺的接受黨的領導,融入到黨的事業之中,為黨的事業努力奮斗,這是一種向往,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擔當。

          蔣新松入黨后,更嚴格的要求自己,更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光與熱,更切實的關心基層群眾的生活冷暖。他任所長期間,致力于改善職工住房條件。有個老同志的孩子在社會上出了事,抬不起頭來,蔣新松讓我轉告他不要有思想負擔。所里一位同事的孩子身有殘疾,他破例允許接受來所工作。

          1997年2月21日,蔣新松最敬仰的鄧小平同志逝世。噩耗傳來,他悲痛欲絕,隨即寫信給所黨委書記。信中說:“我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是小平同志制定的一整套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是小平同志把我從十八層地獄中解放出來;是小平同志批準的‘863計劃’,把我推向了自動化領域首席科學家的崗位;是敬愛的小平同志給我提供了廣闊的活動舞臺得以施展我報效祖國的夙愿?!薄白鳛橐粋€黨員的我,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沿著小平同志開創的道路,奮勇前進,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科學事業做出新的貢獻!”蔣新松對黨的忠誠,溢于言表。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生命的意義

          為了黨的事業,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實現,蔣新松可謂殫精竭慮、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他生前常說:“祖國和科學,我心中的依戀和追求”,“我的歡樂,就是無窮的苦惱;我的幸福,就是永遠的探索”,“活著干,死了算,科學沒有八小時制”。

          在蔣新松看來,生命的最大意義莫過于為祖國和科學獻身,這是他一生的追求。

          他去世前最后的七天猶在昨日:

          1997年3月25日晚10時左右:從北京回到沈陽家中,不顧妻子勸慰,連夜改寫已于3與16日交到國家科委的報告《我國制造業面臨的內外形勢及對策研究》。

          3月26日:參加關于6000米水下機器人再度深潛試驗會議。

          3月27日至28日:在東北大學參加“超級863計劃”座談會并作報告。

          3月28日晚:趕寫中國工程院約稿“院士之路”文章,直至凌晨2點。

          3月29日7點30分:準備乘車去鞍山參加鞍鋼“九五”計劃關于技改的討論會,因急性大面積心肌梗塞住院搶救。

          3月30日下午:病情稍加好轉,與研究所領導談下一步“863計劃”的幾項工作,下午2點,病情突然惡化,搶救無效離世。

          這就是蔣新松生命中最后的七天!他早已將國家意識和科技情懷融入自己的血液中。這七天,凝聚和彰顯了主導他一生的幸福觀、價值觀、人生觀!

          的確,蔣新松有著與傳統意義科學家不一樣的氣質。他在四十余年的科研生涯中,交織并呈現著多種不同的角色。在實驗室、辦公室或家中寧靜的燈光下,他專注地學習、思考、筆耕,仿佛是在盡情吸吮著知識的營養,這時他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學者;在探索、求解、攻克一個個難題時,他則像一個在充滿荊棘的山路上奮力向上的攀登者;在講臺上,他像個演說家,激情四溢,拿著教鞭,指向屏幕,要把自己的才學見解,盡情傳達給聽眾;他做一所之長或首席科學家,像一個重大戰役的指揮官,運籌帷幄,率領“敢死隊”,攻城拔寨。

          偶然憶起陳毅元帥著名詩篇《青松》: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若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這不正是蔣新松光輝一生的寫照嗎?

         

        關閉頁面
        ? 2021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版權所有
        无码网站
          <b id="pfr3z"><progress id="pfr3z"><pre id="pfr3z"></pre></progress></b>

          <dl id="pfr3z"><font id="pfr3z"><noframes id="pfr3z">

          <ol id="pfr3z"></ol>

          <del id="pfr3z"><listing id="pfr3z"></listing></del>
              <output id="pfr3z"><listing id="pfr3z"></listing></output>
              <del id="pfr3z"><sub id="pfr3z"></sub></del>

                <b id="pfr3z"></b>

              <dl id="pfr3z"></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