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第四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與會人員合影
4月2日,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北京召開了第四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會議由新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陳杰院士主持,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丁漢院士,學術委員段寶巖院士、王耀南院士、毛明院士、喬紅院士、王天然院士、封錫盛院士、趙杰教授、席寧教授、王越超研究員、于海斌研究員、史澤林研究員出席了會議。中科院發展規劃局重點實驗室處處長潘韜,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副所長劉連慶研究員、科技處處長于海波研究員以及相關科研人員等30余人參加了會議。
沈陽自動化所所長史澤林研究員首先代表研究所對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新一屆學術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祝賀,并對上一屆學術委員會對實驗室發展給予的幫助指導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表示,依托單位將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實驗室的發展。潘韜代表主管部門致辭,向與會專家介紹了中科院重點實驗室改革重組的思路和進展,并向新一屆學術委員頒發聘書。
會上,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于海斌研究員作了2022年度實驗室工作報告,報告圍繞實驗室研究方向,對2022年主要工作進行了詳細匯報。他介紹了重要科研進展,總結了人才及條件建設、開放交流與運行管理等情況,規劃了實驗室下一年度的重點工作。隨后,實驗室趙新剛研究員、張偉研究員和張運修副研究員分別作了“柔性外骨骼機器人驅動與控制技術研究”“空間機器人操控技術與在軌應用”和“深海漫游型機器人關鍵技術”報告。
與會學術委員對實驗室2022年度的進展、研究成果分別進行了質詢和點評,充分肯定了實驗室工作,一致認為:實驗室面向國際學術前沿,在機器人與人融合、機器人與環境融合、機器人與信息融合等基礎研究方向取得了重要進展,并發表了一批高水平學術論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在共性關鍵技術和系統研制方面,取得了有影響力的突破,為我國深海探測、空間站建設、青藏高原科考、北京冬奧火炬傳遞等提供了關鍵技術和裝備支撐;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重視培養年輕人才、積極吸引優秀人才,新增多位國家級人才和基礎研究青年團隊。與會委員表示,希望實驗室進一步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凝練基礎科學問題,聚焦主要方向布局重點任務,繼續在國際和行業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會議最后,于海斌對學術委員的支持和建議表示感謝,表示將充分發揮好實驗室自身優勢,做好戰略規劃,保障實驗室長遠發展。(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附件下載: